• 周四. 6 月 13th, 2024

    民间技艺

    海南鼻箫

    是海南黎族喜爱的古老乐器之一,是用五指区特产的白竹制用而成。箫管约60厘米长,两端各有一小圆孔,距两端约10厘米处也各有一小圆孔,共有4个小孔,可以奏出7个音节,为适应鼻孔运气吹奏,箫身很细,直......

    海南黎族的工艺美术

    黎族工艺美术是在海南岛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。具有明显的独特的文化内涵。 20世纪80年代,涌现出符朝京、王雄、陈桂花、林开耀、卢丹、董伟、李卫良、黄培祯等美术工作者,创作出许多优......

    海南人偶同演的临高木偶戏

    许多地区演出木偶戏,只设小小的舞台。台上围着布幛,演员手擎仗头木偶在幕后操纵和演唱。可是,海南岛临高县的木偶戏演出时,则是采用大舞台,不设布幛,演员擎仗头木偶化装登台,互为一体,合扮同一角色,人......

    津西第一宅石家大院

    新中国成立以后,天津市政府在杨柳青镇建立了杨柳青博物馆。博物馆设于镇上的"石家大院",即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的"尊美堂"石府宅弟。这座宅院占地7200平方米,房屋2......

    泉州提线木偶戏

    古称“悬丝傀儡”,民间俗称“嘉礼”,是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珍稀戏种,数百年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和700余出传统剧目。在全国各类木偶戏中,泉州提线木偶戏又是唯一仍有自己剧种音乐“傀儡......

    汉调二簧

    时间:2006年 类别:传统戏剧 地区:陕西 编号:Ⅳ—31 申报地区或单位:陕西省安康市 汉调二簧又称陕二簧、山二簧,是陕西第二大剧种,流行于陕西的安康、汉中、商雒、西安及四川、甘肃、湖北的部......

    桂林渔鼓

    桂林渔鼓俗称道情,是桂林市的汉族传统说唱艺术。桂林渔鼓叙事讲唱道情表演形式受湖南渔鼓影响颇深。明末清初、时期都有湖南的渔鼓艺人在桂林传唱渔鼓并落户桂林,开创了桂林渔鼓的先河。 桂林渔鼓伴奏的主要......

    桂南采茶戏

    桂南采茶戏是广西汉族剧种戏曲之一,流传于广西南部的玉林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玉州、兴业、北流、陆川(古称玉林五属),以及相邻的钦州市部分地区,因其由小生、小旦、小丑为主演,故又称“三小戏”或“三角班”......

    板凳龙详细介绍

    板凳龙是一种舞龙运动。相传源于汉代,由"舞龙求雨"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。相传,在很久以前,遇上了大旱,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,下了一场大雨,但水龙由于违反了天条,被剁成一段......

   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

    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中国黄河流域地道的农民画,植跟于民间,土生土长,集中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和勤劳智慧,凝结了广大劳动人民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。长期以来形成......